軟體工程、AI與取代的未來

軟體工程、AI與取代的未來

想著想著,自己在做軟體開發作為工作也超過了一年半,而這個職業也屬實是海景第一排會被影響的職業,Vibe Coding、Promp Engineer名詞相繼出現,而一個個恐慌的場境與預測不停的透過媒體放送,而舊有的工程師就可以透過AI處理所有的需求,彷彿以往軟體工程不再需要新血。

討論取代軟體工程之前,到底我們現代的軟體工程是什麼?而所謂的軟體工程師又在幹什麼?若這個問題早了三十年,大概會有很多人拿著圖卡圖圖寫寫,排隊在機器前面輪流輸入程式。在十五年前,雲端才剛開始準備要出現在人們的眼中,可以隨意的擴容自己的APP的需求,不用大量架設實體伺服器這件事情才剛要發生。而現在,簡易的軟體工程需求都能透過AI來產生,透過PAAS服務一件部署上雲,硬體不再是限制,而是你能否有有趣的想法可以開展應用。

需求是變動的,世界發展是滾動的。我們所指涉的軟體編程一直以來也都是變動的。而這個世界數位化更加快速,我們對於網路的需求也越加仰賴,導致越來越多的網路開發工程師出現,也出現了一個個便利的現代框架跟語言方便大家作為開發所用,他們相似又不相似,PHP、Ruby on Rails、 Python、Node.JS,我們討論的工程漸漸複雜而龐大,工程部門越來越專業化,對需求的理解也越來越複雜,PM、PO,瀑布或是敏捷開發,軟體工程成了一種龐大的分工專業,而很多公司的或日常的細小的需求卻因此進不去排程也並不待見。

而工程師需要對這些東西恐慌嗎?學習到的高併發、高可讀性、資訊安全等現代軟體架構,真有這麼簡單被取代嗎?當然工程不會再是一個保障吃到老的穩定工作,比起以往加速不停的應對更高速的變化。一如所有產業,每一行的變化一直都是在的,只是過去十年十五年的軟體工程的大量需求導致這一行的薪資成長,若成長到了高原。現在的頹勢僅是成長的趨緩了,並不代表需求消失了,複雜的系統仍舊需要熟稔的老師傅去處理跟維護。而工程師的日常並不只是坐在電腦前開發,理解需求、用易於理解的寫法開發、開發排程、錯誤偵查,若只是簡單的開發期待寫了會動,那其實被AI取代好像也只是剛好而已。

AI的出現讓那些小的需求,平常不容易被排進工程部門眼中的需求被看見,這些人可以透過自己的所思所想跟AI互動,寫出功能單純但實際上對於工作很實用的專案。不再需要從頭從git版控開始、閉包、作用域、變數等複雜的概念,解決問題是一個快速的道路,讓平凡的人也可以體會到現代數位魔法的美好。反正使用者也只有寥寥幾人,而且出來的code也可以隨意更替跟再次產出,沒有你做不了的,只有你想不到的。那些日常瑣事的解方,沒有AI產不出來的,只有你沒辦法正確描述的。

小的應用快速出現,不論是你家用的小型應用軟體、會計部門、HR的問卷校對,透過一次次的快速開發讓自己工作增加效率,現代的數位魔法是屬於所有人的,當雙手從瑣碎的雜事解放出來之後,人也可以有更多可能去開拓自己工作上或是事業上的視野。會不會用AI其實一直都不是個問題,終歸來說,是我們對這個世界有沒有更多的好奇、更想去探索,而現代數位社會中願意探索花時間,願意更理解如何跟這個去持續向社會理解跟互動的人,才是會持續的在社會上生存著。當然更多人因為日常瑣碎勞動而無法騰出時間,而也期盼著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讓他們看見,讓願意嘗試的人可以跟上,不落在後面。

最終,軟體還是會持續吃掉世界的。AI消弭了以往軟體開發跟一般需求的差距,而更實在的回到人對於需求的理解、需求的發現。這是個變動的時代,也是個充滿機會的時代。有洞見的人不再需要等待工程師開發軟體上線,而是可以直接自己動手來填補需求。而越來越多大型軟體出現後,專業工程人員的需求也會再次提升。工程人員不會被取代,而只有對這個世界不感興趣的人會找不到位置。

Read more

開張

開張

斷斷續續這十年來,陸陸續續寫著字,有時候都在想,什麼時候可以有更多餘裕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過去做過的工作太多太雜,陸陸續續也是做了快十份完全不同性質的工作,大多時候都在想做什麼至少要像是什麼,不要做完了反而自己無從學習,又浪費了時間,大概這十年來也鮮少把資產積累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大概三十也就沒幾個錢,以為時間到了能力到了錢會到位,大其實大部分不是,你要把自己的時間跟勞動真正當回事,把錢真正當回事。這不是說非得勢利眼,而是大部分的時候你拿時間拿力氣換東西,除非對方身上也有一些知識是你需要可以跟你交換的,不然不換錢為什麼要拿自己的力氣去捧自己不一定會被看到的功,避免自己過度損耗也不要讓別人讓自己的過度付出被視作理所當然。 試著談錢,這幾年來大概最重要的事情,有餘裕的收入才有辦法做自己要做的事情,騰出了時間跟空間才不至於讓自己過度的消耗而無所成長。有正常的收入做出來的事情才會正常。而只有當自己有餘力之後才有辦法去拉起自己想要做想要抓起的事情。若要說要對自己十年前要說什麼事情,就是把自己放在心上,國家大義很重要、社會公義很重要,但不要忘記自己也很重要,照顧好自己才有更長久的未來。 而轉換

By shao-lin